当前位置:首页 / 文章

滑雪场投资过热警示:2025年全国将过剩30%雪道?

发布时间:2025/08/10   阅读次数:34
滑雪场投资过热警示:2025年全国将过剩30%雪道?近年来,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冰雪运动的普及,国内滑雪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各地纷纷兴建滑雪场,资本争相涌入,

滑雪场投资过热警示:2025年全国将过剩30%雪道?

近年来,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和冰雪运动的普及,国内滑雪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各地纷纷兴建滑雪场,资本争相涌入,滑雪度假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然而,在繁荣背后,一个潜在的风险正在浮现——滑雪场投资过热,可能导致2025年全国雪道供给过剩30%。这一现象值得行业从业者、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警惕。

1. 滑雪产业为何突然火爆?

中国滑雪市场的快速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推动:

  • 冬奥效应:2022年北京冬奥会极大提升了冰雪运动的关注度,政府大力推广“三亿人上冰雪”计划,带动了滑雪消费热潮。
  • 消费升级:中高收入群体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,滑雪成为冬季热门旅游项目。
  • 资本涌入:房地产、文旅企业纷纷布局滑雪产业,希望通过滑雪度假区带动周边地产和旅游经济。

在这种背景下,全国滑雪场数量从2015年的500多家增长至2023年的近1000家,雪道总长度也大幅增加。

2. 滑雪场真的能持续赚钱吗?

尽管市场看起来一片繁荣,但滑雪场的经营并非想象中那么美好。

(1)季节性限制

滑雪是典型的季节性运动,北方雪场运营期通常只有3-4个月,南方人造雪场成本更高,但客流量有限。淡季时,许多滑雪场面临巨额维护费用,盈利能力堪忧。

(2)同质化竞争严重

目前国内滑雪场大多以初级雪道为主,缺乏差异化特色。许多新建雪场为了快速回本,选择低端运营模式,导致市场竞争加剧,价格战频发。

(3)投资回报周期长

滑雪场建设成本极高,包括雪道修建、造雪设备、缆车系统等,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元。而滑雪消费尚未完全普及,客单价增长缓慢,投资回报周期可能长达10年以上。

3. 2025年雪道或过剩30%,行业面临洗牌

据行业研究机构预测,按照当前滑雪场的建设速度,到2025年,全国雪道总长度可能超过实际需求30%。这意味着:

  • 部分雪场将面临倒闭:客源不足、运营成本高的中小雪场可能被淘汰,行业集中度提高。
  • 资本退潮风险:如果滑雪场无法实现预期盈利,部分投资者可能撤资,导致烂尾项目增加。
  • 资源浪费:过度建设可能造成土地、能源和资金的浪费,影响行业可持续发展。

4. 如何避免“滑雪场泡沫”?

面对潜在的市场过剩,行业应如何调整?

(1)差异化经营

滑雪场不能只依赖初级雪道,而应发展特色项目,如:

  • 高端滑雪度假村(结合酒店、温泉等配套)
  • 专业竞技雪道(吸引高水平滑雪爱好者)
  • 四季运营模式(夏季发展山地越野、露营等)

(2)政策引导与监管

政府应加强规划,避免盲目审批滑雪场项目,鼓励现有雪场升级而非无序扩张。

(3)提升滑雪文化普及

目前国内滑雪渗透率仍较低,需加强冰雪运动教育,培养长期滑雪消费群体,而非仅依赖“一次性体验客”。

5. 结论:理性投资,避免“一窝蜂”

滑雪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好事,但过热投资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市场泡沫。未来几年,行业或将经历一轮洗牌,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、精细化运营的滑雪场才能存活。

对于投资者而言,切勿盲目跟风,而应深入研究市场需求,避免成为“过剩雪道”的牺牲品。对于滑雪爱好者来说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优质雪场选择,但也需警惕部分雪场因经营不善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。

滑雪产业的健康发展,需要政府、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,让“冷资源”真正变成“热经济”,而非一场短暂的资本狂欢。


热门文章

01.大理旅游伴游:探寻古城魅力与壮美风光

02.我的私人伴友经历:珍贵瞬间大公开

03.深夜魅惑上海伴友,一场难忘的经历

04.十年导游经验,上海私人定制陪伴,最完美的搭配

05.单身狗也能玩转旅游,私人伴友带你领略不一样的世界!

APP下载

扫描二维码下载APP

手机端

扫描二维码访问手机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