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GPT规划行程靠谱吗?实测30条路线,专业导游评分仅65
最近,人工智能助手ChatGPT风靡全球,不少人开始用它来规划旅行路线——输入目的地、天数、偏好,几秒内就能生成一份详细的行程单。听起来省时省力,但这样的AI行程到底靠不靠谱?
最近有团队做了一次实测:用ChatGPT生成30条不同国家和城市的旅行路线,并邀请多位专业导游进行匿名评分。满分100分的情况下,AI行程平均得分只有65分——勉强及格。
实测结果:优点与短板并存
从测评结果来看,ChatGPT生成的行程并非一无是处。它的响应速度快、信息量大,尤其擅长整合经典地标。比如输入“巴黎三日游”,它会准确列出埃菲尔铁塔、卢浮宫、塞纳河游船等主流景点,并合理分配时间。
但问题也很明显:缺乏真实性和情境感知。比如它可能会推荐一家已经歇业的餐厅,或者忽略季节性活动——像是没提醒用户冬天某些景点会提前关闭。更常见的是,路线之间缺乏交通逻辑,看似紧凑的一天行程,实际可能大量时间花在路上。
一位参与评分的导游指出:“ChatGPT像是一个‘资料搬运工’,但缺乏真实旅行中的‘临场判断力’。”
为什么AI行程会“踩雷”?
ChatGPT的行程规划能力,完全基于它训练数据中的公开信息。这意味着:
- 无法获取实时信息:如临时关闭的场馆、新开幕的展览、交通罢工等;
- 缺乏真实旅行经验:它没真正“走过”这些路,无法感知步行疲劳度、排队时长等细节;
- 偏好过于大众化:推荐的内容多来自网络高频数据,容易忽略小众但精彩的体验。
结论:可用,但别全靠它
ChatGPT适合作为旅行灵感的启发工具,尤其在收集目的地基本信息、初步构建行程框架时非常高效。但完全依赖它,风险不小。
最佳使用方式:
- 把它当成“初级助手”,用来生成初步方案;
- 交叉验证重要信息(如开放时间、门票价格);
- 结合真实游记、当地导游建议做二次优化;
- 灵活调整,留出应对变化的弹性空间。
人工智能尚不能替代人类的真实经验和灵活应变能力——至少在旅行规划这个领域,它还只是个有点聪明的“实习生”,而不是资深向导。
所以下次让ChatGPT帮你规划行程时,不妨多问一句:“这个信息是最新的吗?你有没有亲身去过?”——虽然它回答不了,但这能提醒我们自己:真正的旅行,还是要靠脚步去丈量。